近年来,产业发展几乎成了各地城市建设和招商引资的重头戏。成都也不例外,规划的66个产业功能区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从今年疫情以来各类型重大项目的签约、落地、建设进展,执行力肉眼可见。
随着越来越多的产业园建成落地,园区运营总体来说呈现出3种模式:
● 政府主导型
该模式主要由政府或政府成立的园区管理公司直接对产业园进行运营、管理。
● 公司管理型
顾名思义,就是由市场化的专业产业园运营公司全盘接手产业园运营。
● 合资管理型
合资管理型,主要是指由政府和企业合资重新组建一个公司,专门负责产业园运营。
这三种模式,可以说各有长处,一般来说,政府主导型模式下的产业园规划性强、集中统一、政策税收优惠力度大,而公司管理型模式则在产业园服务配套、宣传包装方面更为擅长。
但万事总有“特例”,西部智谷——政府主导型运营模式下的产业园区。其运营者成都武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侯高新),除了本区的产业园之外,甚至与多个其他城市的产业园区达成合作关系,进行园区运营管理。
这自然引发了产爷的极大好奇,通过对武侯高新运营模式的解析,我们似乎发现了窥探到了其中的一些“门道”。
一套核心系统实现园区智能智慧管理
可能有人会说,园区智慧化,不是大家都在研究的命题吗?甚至像华为,以及一些智能系统输出企业已经都能做到园区的智慧化了。
这话一点都没错。华为在我国电子科技领域的地位有目共睹,但产爷想说的是,武侯高新凭借十年园区运营经验打造了一套完全适用于产业园区的标准化管理和企业服务平台——智谷汇,这在同类型的园区运营企业中并不多见。
事实上,智谷汇就像是一条纽带,链接起了园区管理方、企业方和C端员工之间的协同合作与监督。
首先,面对多样、复杂的园区资产管理,智谷汇可以做到按照项目、楼栋、门牌进行分类,记录房源剖面图、房源面积、租赁周期、合同进展等360°监控,便于及时跟进企业租赁动态,服务好企业,保证园区入住率。
(智谷汇平台房源管理界面)
与此同时,智谷汇平台还能实时记录各个房源的能耗使用情况,链接至缴费系统,实现收费数据化、透明化。当检测到能耗数据异常时,平台将实时向企业反馈,减少企业损失,保障运行安全。
(智谷汇平台房能耗监管界面)
在人员出入管理方面,智谷汇平台也采用了更加智能的蓝牙、WiFi以及二维码门禁,节约了园区运维和企业成本。不同的是,蓝牙和 WiFi 门禁,适用于人流量较小的公司场景;人流量较多的写字楼大堂则使用二维码升级版门禁。
而车辆的管理,除了日常安全管理外,停车月卡办理、VIP车位预定、停车费缴纳也能在智谷汇平台上实现自助办理,极大的提高了办理效率。值得一提的是,找车难的问题在智谷汇平台上也得到了解决——这就是反响找车功能。车主通过手机智谷汇APP连接汽车,实现反响,准确定位汽车位置。从此再也不用担心找不到车了!
智谷汇平台不论从操作上还是功能配置上都体现出了服务至上的理念。据了解,平台融入了大数据、智能硬件等多种“黑科技”,向入驻企业开放了APP、小程序、公众号、官网四大入口,提供多种操作选择,满足企业服务需求。
一套贴心服务急企业所急解决实际问题
除了沟通随时在线的硬件系统,西部智谷的运营方更是将“用户思维”运用到了日常的园区运营中。毕竟,企业从来不缺选择。让企业留下来,还要让他们过得舒坦,不只是城市管理者考虑的问题,作为直面企业的园区运营方更担负着责任。
基于此,智谷汇平台在基础服务功能之外,开发了一系列的企业服务、园区商城、园区联盟、资源整合等线上线下服务项目,打造智谷汇平台生态圈,赋能产业载体智慧化发展。
产爷认为,企业服务是智谷汇平台信息量最大的板块。
企业落户能够申请哪些补助?哪些政策优惠适用于自家企业?企业运营遇到资金问题怎么办?企业广招贤士,如何实现人才招引?……所有和政策、人才、金融相关的服务,都可以在智谷汇平台找到。
智谷汇以载体+科技+人才+金融为模式,向企业提供含政策申报、金融服务、投资在线、人才服务在内的多样化服务,帮助企业解读申报政策、获得融资渠道、优化人才结构。而这些具体而微的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麻烦,但又都是能够切实解决企业问题的服务,因此,西部智谷的运营方也将这些软性服务作为了企业服务的重中之重。
据智谷汇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作为武侯区认定的科技金融平台,智谷汇已累计为40余家企业争取到1.8亿元贷款融资授信,完成金融对接超过2750万元,孵化服务5家IPO企业。
服务之外,智谷汇还是一个自带“资源”的园区平台。
智谷汇整合了内部园区资源,组成园区联盟。如果企业想要开设分支机构、另选它址,智谷汇都能结合企业的需求,提供更适合的场地和发展机会。截止目前,智谷汇的资源主体包含了西部智谷、成都武侯创业中心、内江川南电商中心、三台梓州织造产业园等众多产业园区。
智谷汇资源项目分布图
此外,通过和京东的合作,智谷汇还为企业打造了专属的园区商城,超低价格有效节约企业办公成本。
一套“家园”文化为园区聚人纳才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产业园仅仅只是每天两点一线中的一个点,而已。就像人们诟病一些新建的产业园区白天都是上班族,晚上就成了空城。
然而,“人城境业”和谐统一的构想正在慢慢改变这种状况,见效最快的自然是一些处于发展成熟区域的早期产业园,以往令人羡慕的国外新兴产业园,人少景美,生活休闲都在园区的生活场景真实的出现在了我们身边。
西部智谷也是其中之一,不仅外部条件成熟,运营方在园区企业“吃”的问题上也下了不少功夫。
和大多数产业园一样,西部智谷也有自己的食堂,有趣的是,它的食堂长得并不“像”食堂。
话不多说,直接上图~
现代简约的装修风格简直颠覆了食堂在产爷心目中的形象。
食堂吃腻了,下班过后还能在园区“夜市”里面觅食,没错,就在地摊经济盛行的时候,智谷汇平台也“跟风”在园区内摆起了地摊。烤鱼、小龙虾、桂花酒、普洱茶……琳琅满目的商品,产业园新技能get。
(西部智谷夜市)
逢年过节,园区还会开办欢乐集市。今年年初,智谷汇聚集了包含文化创意类、电子商务类、医疗美容类、科技展示类及金融机构等在内的56家商家组办了第六届智谷品活创意集市,员工在上班的同时就把年货也一起安排了,不要太方便~
(第六届智谷品活创意集市)
同时,智谷汇平台还时常举办一些企业沙龙、人才研究院“交流会”,推动企业间的交流合作,创建共赢、共享、共存的良好发展环境。
除了平台主导的线上线下活动,企业自己也能够通过平台发起团建。智谷汇平台上专门设立了互动社群板块,活动发起后,企业员工可以自助线上报名。员工还可以在论坛上寻找“趣味相投”的小伙伴自行安排组队~
在智谷汇平台的营造下,西部智谷的企业都像是大家庭中的一份子,不仅有自己的企业文化,还有专属的园区文化,员工之间的除了是同事,也多了一层“家人”的关系。
从2018年初打造投运至今,智谷汇平台通过自身功能全面性、操作便利性等特点已经“吸粉”无数。
目前,智谷汇已应用于成都西部智谷产业园、成都武侯创业中心、内江川南电商中心、三台梓州织造产业园等多个楼宇项目,覆盖范围超120万㎡,合计服务企业近3万家,服务的园区年度产值共计超过500亿,税收贡献超7亿元,孵化和服务上市企业超40家,基本构建了文化创意、电子商务、大健康、现代金融、大数据、新能源、软件业、新经济等多个产业生态环境。越来越多的产业园区正在成都以及全国各地建设、落地,我们也希望借由对智谷汇的观察,给到众多的产业园区运营上的思考和启示,让我们的产业园区都能够呈现出以人为本,生机勃勃的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