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IPO新股定价过程是怎样的?
注册制改革对IPO的影响?
企业上市的有哪些利弊?
怎么才能上市?
本次智谷课堂,为您解读!
第四十八期智谷课堂
本着更好的为园区企业服务的初心,为帮助园区企业进一步加深对企业上市方面知识的了解;2021年1月8日,智谷汇特邀请深交所西部基地副主任 邵军鹏先生、中信建投证券投行西南部总监唐云先生作为本次课堂讲师,在西部智谷B区人才研究院路演大厅开展“ 企业如何走好上市之路之武侯区企业上市培训”活动,围绕国内A股IPO市场概况及上市分析,为到场所有企业进行了详细讲解;同时,本次课堂通过现场直播,也便于不方便到场的公司在线进行观看本次课堂全部内容。
往期 课堂 回顾 |
【智谷课堂】第四十五期 | 如何低成本且合规的做税务筹划? |
【智谷课堂】科技企业必看丨为什么要做科技成果评价?流程是怎样的? |
本次课堂干货满满;为让大家能多啃读今日课程,也为了满足未到场小伙伴们的需求,小智依旧将课堂重点梳理出来,快来一起回顾一下吧!
课堂重点回顾
上市的意义及主要成本?
A股不同板块上市条件对比?
IPO审核制度及概况?
IPO审核制度到现在一共经历了四个阶段:审批制「1993-2000」、核准制-通道制「2001-2003」、核准制-保荐制「2004至今」、注册制「正在试点」。正在试点推行的注册制,则是比核准制更加市场化的股票发行制度。
注册制改革对IPO的影响
公开发行证券全面实行注册制
审核权下放到交易所
目前科创板、创业板已实行注册制,新证券法授权国务院对证券发行注册制的具体范围、实施步骤进行规定,预计各板块会分步实施注册制。
新证券法明确提出在审核过程中要判断发行人是否符合发行条件、信息披露要求,督促发行人完善信息披露内容。未来,审核人员预计将更为关注信披质量(真实、准确、完整),一些隐性窗口意见逐渐被审核问答所取代,更加体现监管后撤,充分尊重市场的力量。
优化首发新股的发行条件
契合资本市场发展的需要
新证券法将原有的“持续盈利能力”标准修改为了“持续经营能力”。持续经营能力更看重企业未来能否延续下去,考虑的因素较多,更为注重多维度对发行人进行综合诊断,更加契合资本市场发展的需要。
新证券法将财务报表的要求调整为 “最近三年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可操作性更强,也进一步压实了中介机构的责任,倒逼中介机构履职尽责。
新证券法新增了“发行人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最近三年不存在贪污、贿赂、侵占财产、挪用财产或者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刑事犯罪。”进一步明确何种程度的违法行为构成公开发行的障碍。
强化证券发行中的信息披露
保护投资者利益
按照注册制“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要求,新证券法增加规定:发行人报送的证券发行申请文件,应当充分披露投资者作出价值判断和投资决策所必需的信息,内容应当真实、准确、完整。
A股各版块上市条件对比
上市流程及主要工作内容
最后,课堂为在场参与的各位企业代表留了时间、空间,给到大家互相交流、咨询讲师的机会。
回顾整个课堂,到场的小伙伴们都聚精会神地做着笔记,课堂结束后纷纷添加老师微信,并表示听完后获益匪浅,对企业上市的理解也已经比以前更清晰透彻。最后,大家一起上台合影,本次课堂也就此结束。
智谷课堂作为智谷汇平台配套服务的一部分,正着力为园区企业解惑、员工知识技能培育等方面不断提供价值。智谷汇也将持续提升产业配套水平、升级园区运营管理,让入园企业享有丰实的“社会福利”式的商务配套,解决企业发展难题、促进行业整体发展,为园区企业添动能,助力数字经济平台建设。智谷汇致力于成为您创业路上真挚坚定的后盾!